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抗疫相關產品

2020年2月 - 酒精搓手液捐贈行動

這行動的捐贈數量由原本我們的定額捐贈500支,增加了5倍多的數量,市民每認捐3支,我們再捐多1支,總共2717支不同容量的酒精搓手液已按市民的意向,在3月11、12日分別送到受惠機構。
-------------------
公眾認捐時段:2月26日 - 3月9日

受惠機構:

  • 生命熱線
  • 基督教宣道會社會服務處
  • 黑暗中對話
  •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
  • 清潔工人職工會
活動回顧:
📜受惠機構提名:請按此
🛒公眾認捐行動:請按此  

2020年3月 - 海岸綠行俠 之 淨灘行動的啟示

【第1集:無言以對】
4小時撿了40公斤垃圾🤦先讓大家看看其中一段片段,小編乾煎了大半天,要先行休息,暫時未有補充...😶 胸口中的氣忿一時下不了,和大家分享短片分薄一下怒氣😅,明天再續。

🙋註:不要以為你沒有到過馬灣、不是住在馬灣就跟你無關,我們目睹有部分 塑膠垃圾是由海洋沖上岸的,先不要只把👆指向棄置的人,你有努力去避免過使用它們嗎?

【第2集:魚網的故事】
介紹返💁 呢個工具用來捕魚的叫「魚網」,但被不適當棄置後,便叫做「幽靈網」或「鬼網」😒,可以透過纏困住海洋生物或被誤食 而殺害無數無辜的生命。🐟💀拾獲此魚網的位置距離海水只有10多步,很容易被沖出大海成為海洋垃圾 🤦

人類可以更負責任的方式在地球與其他生物共存嗎?

【第3集:公德心不是全部】
5倍快鏡,短片也長達1分鐘🎥,用了1個多小時清理🗑️,垃圾量太多,帶備的垃圾袋不足應付🤦 這是非常近海水的位置🌊,不是正灘,很多大石頭,甚少有人經過或停留,仍有海量垃圾......從垃圾的被沖洗程度、位置、種類,垃圾很有可能是從海洋沖上岸,在潮退時讓我們看見。

看到一地垃圾,大家可能會氣憤,覺得胡亂棄置的人太沒公德心,但事實是這個情境其實不只是由「沒公德心」造成,還有我們濫用資源、貪圖即棄、懶於乾淨回收,總覺得垃圾放在看不到的地方就已經盡了本份,其實轉個頭它們只在另一個角落出現,成為環境災難。

【最終回:垃圾面前人人平等】
就這樣,我們走過山徑、走過海岸🌊,帶走了7️⃣0️⃣公斤的垃圾,都是來自人類的日常,那些因抗疫點的外賣🍝、隨手丟的煙頭🚬、四出撲回來的口罩😷、本應被回收的膠樽、用了5分鐘的飲管🥤、用了10分鐘的麵包膠袋🍞 等等,轉眼在海岸出現,他日在海鮮大餐相見,我們...無一倖免😔。

在垃圾面前,我們因而受的影響都一樣,人人平等;反之,我們肩負的權利和義務也相同,有基本公德心😒、減塑、減廢、乾淨回收、應買則買、善用資源、先維修後回收再棄置 等,不只是一群人的責任,大自然已透過不同形態給我們發出緊急訊號,它需要我們每一位的用心愛惜和保護。💚

2020年3月 - 山系綠行俠 之 山徑清理行動的啟示

【第1集:何來的30kg垃圾?】
今天除了陳列室進行定期抗疫清潔🧽,我們也出動到獅子山郊野公園清理垃圾🧹,較早前在報導看到山徑被嚴重污染的情況,實在是慘不忍睹😭。現場發現部分路段有明顯被其他有心人士清理過的痕跡,非常鼓舞!🤩👏但仍然有很多重災區有待處理🤬,最後用了5小時⏰,就在垃圾變成海洋垃圾🌊 或野生動物的食物🙊 之前,我們從山路、斜坡、水渠清理了30公斤💪,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物品,排名大致按檢拾到的數量多至少排序......
.
📣燒烤叉(60枝)、濕紙巾(及包裝袋)、紙巾(及包裝袋)🧻、紙包飲品盒、煙頭🚬、酒精棉包裝、紙包飲品飲管透明膠套、膠飲管、蚊香貼包裝袋、零食袋🍫、零食罐🍬、樽裝飲品、即棄口罩😷、乾電池、口罩套、搓手液、即棄餐具🍴、即棄餐盒、即棄膠杯、麵包膠袋🍞、保鮮袋、錫紙、膠手套、野外定向位置識認絲帶🎗、罐裝飲品罐、燒烤網、熒光棒、雙頭筆🖍、牙縫籤、報紙📰、繃帶、麵包食用日期膠牌、掃把、尼龍繩......🤢🤦‍♀️

🏃‍♂️路徑:獅子山公園> 紀念亭>獅子山>望夫石>紅梅谷
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每日一篇】
我們希望將今天這5小時 (還有之後更多的5小時...) 的體驗和觀察和大家分享,不論你是1️⃣希望出一分力清理山徑、2️⃣想了解行山同時怎樣避免污染環境、3️⃣想了解野外燒烤如何減少廢物及污染,這個星期我們會跟大家逐一講解、交流。

檢到的垃圾背後,不是我們的汗水和勞力,而是一張張沒有公德心的面孔,心很失望,但也希望可以藉我們的行動和分享,讓更多人懂得和大自然共處。

【第2集:當濕紙巾不再是紙巾】
昨天我們在山上檢獲的垃圾之首,繼執都執不完的燒烤叉 (......這個太無言,下集分享),就是濕紙巾 (及大量包裝袋)。😓

常見的濕紙巾多為難以分解的「不織布材質」,主要成為分PP或PE塑膠,重複 - ‼️它不是紙、不是紙、不是紙‼️而部分濕紙巾雖標榜「可以沖馬桶🚽」或「生物可分解」,但它其實不會如廁紙一樣容易分解,當中的塑膠成分,連同它的塑膠鋁箔複合材料的包裝袋,在山野泥土中會存在多年,被其他生物視為食物,而流落到海洋則很容易會被沖散、拉扯成為微膠粒🌊,進入食物鏈,對海洋生態和生物造成長期的傷害💀,胡亂棄置也可以 #散播細菌🦠,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。🤬

市面部分的濕紙巾因考慮到品質及保存期,除了水,可能會添加許多化學成分🧫,例如人工香精、殺菌劑 (如甲醛、苯扎氯銨、三氯沙)、保濕劑(如丙二醇)、防腐劑(如MIT、對羥基苯甲酸酯、MCI、DMDM 乙內醯脲、PAPB等),甚至讓紙巾看起來更潔白的熒光物質。

其實不論是濕紙巾,還是普通紙巾,用完都一定必須務必要自行清理及帶走👣。而代替濕紙巾,可以考慮用食水弄濕普通紙巾或毛巾,如希望加強消毒效果,可以噴一些消毒酒精,簡單操作,同時減少塑膠垃圾。此外,有時候計劃好行山路徑,選定一個有潔淨水源的地方作歇息,也可以省卻很多可避免的即棄用品。

【第3集:叉,全部都係叉】
行山徑旁的燒烤場範圍,是垃圾重災區。🙈短短1個小時,我們在紅梅谷燒烤場正旁邊的斜坡,拾到6️⃣0️⃣枝燒烤叉及大量燒烤用品垃圾🤬,離開時還有目測起碼超過1️⃣0️⃣0️⃣枝叉分別因在斜坡較高位置、卡在渠口、卡在植物而未能清理。

燒烤叉散落在斜坡的真正原因不明🤔,但估計有機會是......
1️⃣ 人類燒烤後,不當棄置燒烤叉,被公園的猴子檢拾扔去斜坡🤾‍♂️。
2️⃣ 人類燒烤後,不當棄置燒烤叉,被大風🌪吹倒至斜坡。
3️⃣ 人類燒烤後,不當棄置燒烤叉,在玩耍或使用時不慎扔掉至斜坡。

其實燒烤叉是可以重用的‼️,只要清洗乾淨,好好保存,下次可以繼續使用,可重複使用的次數視乎使用情況而定;而棄置時也可以作金屬回收,同樣要先清洗再乾淨回收🧽,部份場地設有燒烤叉回收箱♻️,漁護署資料顯示會將叉循環再用作建造康樂設施的材料,也會交給廢物分類回收商處理。

除了叉,還有其他因燒烤衍生出來的垃圾,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或代替方法...
❌膠手套 👉 ✅ 用筷子或其他工具協助固定食物/ 選用可降解即棄手套/ 用畢妥善棄置,不遺留在燒烤爐
❌零食袋 👉 ✅ 清洗後回收
❌錫紙 👉 ✅ 用畢妥善棄置,不遺留在燒烤爐
❌燒烤網 👉 ✅ 清洗後重用/ 回收
❌飲品盒/ 罐/ 樽 👉 ✅ 清洗後回收
❌即棄餐具/ 碟/ 杯 👉 ✅ 自備餐具/ 碟/ 盒/ 杯
❌保鮮袋 👉 ✅ 以可重用食物盒代替
❌膠袋 👉 ✅ 以可重用食物袋/ 環保袋代替; 重用作垃圾袋
❌濕紙巾 👉 ✅ 以普通紙巾加水 / 消毒酒精代替
❌膠枱布 👉 ✅ 用濕布抹一抹枱櫈後使用; 以可重用枱布代替

覺得善後功夫太多太麻煩?那想一想......🤔
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較麻煩?
還是其他人為你處理你的垃圾較麻煩?
又還是大自然與垃圾共存較麻煩?

【第4集:不一樣的行山體驗】
收到很多熱心朋友的來訊💌,查詢怎樣參與清理山徑行動,雖然暫時我們未有對外招募或舉辦公眾參與活動,仍然鼓勵大家可以自發去實行🏃‍♂️💪,保證可以感受一個很不一樣的行山體驗🤩。

⚠️出發前,必須做足準備:
1️⃣清理山徑5寶
i) 垃圾夾:建議使用較長的夾,可避免勞損及與垃圾保持距離,同時可擴大可撿垃圾的範圍;短身燒烤夾,每次撿垃圾時需要彎腰,容易受傷或疲勞,且夾頭大,難夾細型垃圾。
ii) 垃圾袋:建議每人帶備至少2個家用垃圾袋及2個大型垃圾袋,家用垃圾袋適用於由上山至下山路段,較輕便易攜;大垃圾袋適用於山腳範圍進行地氈式清理。
iii) 手磅:不是必須,主要作紀錄用,在山徑撿的垃圾大多比較輕身,除了燒烤叉...
iv) 酒精搓手液 / 消毒酒精:撿拾期間及完成行動後,徹底清洗、消毒雙手及工具。
v) 防滑手套🧤:手掌那一面有基本防水,手背透氣,可以平衡保護和舒適度。
2️⃣至少2人成行👫,互相支援及照顧,可考慮一人負責撿左邊,一人負責撿右邊。👀
3️⃣重災區📍一般為燒烤場、休息亭、空曠休憩空間,可駐足較長時間,徹底清理。
4️⃣可以挑簡易至中級難度的山徑,由於較符合普羅大眾,也較多垃圾。
5️⃣邊行山,邊撿垃圾,體能消耗比日常行山略高💪,由於雙手處理過垃圾,中途飲水或進食較為不便,必須先徹底清洗及消毒雙手,自行評估能力,不要呈強,量力而為。
6️⃣部分垃圾可能在斜坡位置,注意安全。⚠️
7️⃣完成路程,整理垃圾時,可以做到分類回收 最理想♻️,但清潔衞生同樣重要,尤其抗疫期間,必須減低感染風險。垃圾閒置多時滿載細菌🧫,請自行評估能力,如要清洗,可考慮用夾夾著垃圾,二人合作清洗再回收。
8️⃣完成後不建議把整袋垃圾倒出作盤點,倒出時容易翻起其灰塵,垃圾也容易被吹走,不慎碰到眼👁耳👂口👄鼻👃,會有細菌感染風險。
9️⃣撿好的拉圾必須妥善綁好,可直接用袋口打結,避免用額外束帶,減少浪費,建議選擇附近沒有野生動物出沒 的垃圾棄置區,以免被翻摷垃圾。
🔟其他一般行山裝備如毛巾、水、蚊怕水、太陽油等,請按自行需要自備,以行裝輕便為首。

完成後,你會發現你走過的路,都會因你走過而變得更美好,珍惜環境,保護山野不留痕。💚

【第5集:抗疫限定的垃圾】
行山🏃‍♂️成為抗疫的熱門戶外活動,也造就抗疫限定垃圾 的誕生🤢。圖中是令人最不安、最氣憤的垃圾,是缺乏公德心的極致🤬 口罩 佈滿細菌、口罩包裝袋可回收、搓手液 樽可回收、DIY口罩套特意用舊File剪裁,通通都被胡亂棄置......

多做運動🏋️‍♂️強身健體防疫是好事,但將自己的方便建築於其他人的健康風險上,就萬萬不能🙅‍♂️。在此懇請大家自律,也鼓勵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自律,尤其在這關鍵時期,對自己的行為多一點思考,負多一點責任。💪

【第6集:致那些可避免的垃圾】
90年代,清潔龍阿德🦖 誕生,推廣潔淨街道、正確棄置垃圾的重要性;2013年,大嘥鬼👻 誕生,推廣惜食減廢,應用則用、避免浪費。愛護環境,不再只是把垃圾放到垃圾桶🗑,而是學懂 1️⃣減少可避免垃圾的產生、2️⃣回收不可避免的垃圾、3️⃣選重用非即棄。

如果我們都可以✅自攜水樽、✅自備環保食物袋、✅自備杯、✅使用可重用枱布、✅回收罐裝汽水膠圈、✅選擇罐裝飲品 / 回收飲管膠套、✅自備食物盒、✅郊外不吸煙 (避免引起山火🔥,戒煙🚬更佳...)、✅自備餐具,那麼...圖中的垃圾便從不會出現。

愛護環境,不是把垃圾放到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地方,而是盡力把產生的垃圾減至最少,將剩餘的妥善棄置和回收。💚

【第7集:山徑上的絲帶】
這是標誌著2月16日 13:15的絲帶,位於 獅子山郊野公園。行山時遇過這些絲帶嘛?🎗我們除了在樹上發現,草叢🍃、山坡、山徑上都有,大部分絲帶都是有塑膠成分,例如尼龍、滌淪等,這些是今年2月的或以往大大小小的越野比賽🏃‍♂️、野外定向比賽留下來的路線標記📍。

這些比賽通常有「前隊放,尾隊拆」的做法,但事與願遺,很多山徑仍有遺留絲帶,有些緊繫著樹枝,有些鬆綁在地上,變成垃圾,有些看似有被動物咬破的缺口🐾......

山徑和大自然都是共同分享的地方👣,我們都有責任把它保持原貌,或至少在用畢時把其還原,不要讓這些絲帶成為大自然之中永久的標記。
-----
後記:
⚠️部分山上絲帶由有心登山者放置,原意希望用多條同色的絲帶作為路標,引領後來的行山人士登山或者下山。不過,專業行山教練指出,年中綁下的絲帶太多,所標的路線及真偽都難以分辨,大家行山時可作參考,但不可盡信,如遇上一些樣子殘舊的「陳年絲帶」,就更要小心。
⚠️不時有謠傳指,山中絲帶是非法入境者、斬樹黨事先探路的標記,如見到可疑絲帶,要加以警剔四周環境。